屏東景點| 三地門:充滿藝術氣息的小部落



最近這幾天的颱風與西南氣流為中南部帶來狂風暴雨,新聞的畫面不斷出現高雄與屏東山區與部落的情況,看了心情好緊張,也讓我想起了從去年到現在遲遲還沒完稿的三地門部落。從以前我就對於原住民的文化與藝術充滿興趣,自從第一次去了三地門賽家飛行場後就被那片草原與高山深深地吸引,因此決定在隔了兩個月又去了一次部落的藝術村。






三地門位於屏東大武山區,一大早從高雄開車出發仍然開了快兩個小時。地處中央山脈西側山區與平原的交界帶的三地門,清朝前原名為「司提摩兒」,意指霧台、三地門和瑪家三個原住民部落共同出入的門戶。清朝時期漢人稱此地「山豬毛」,日據時期改名為「三地門」,之後又經過幾度改名,最後正式定名為三地門。三地門這邊主要的居民為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原住民,紡織、琉璃與木雕等技術為台灣所有原住民中最高,與生俱來的藝術細胞與天分使三地門成為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地方。



去三地門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做太多的準備,我們的車上沒有GPS,也沒有手機上網,只能只憑著感覺和偶爾出現的指標在蜿蜒的山路中行駛。看著壯闊的山色與傳統的原住民建築,心裡頭不停的讚嘆著,居住在這多好阿!我們沿路問人,跟隨著當地人的指引逐漸看到充滿特色的小屋,忽然我們被三地門鄉文化館色彩繽紛的指標吸引,決定把車停在這稍做休息。

一下車就聽到美妙的歌聲,唱著我最喜歡的約定,第一次聽到男生唱周蕙的約定可以唱得那麼動聽,隨著音樂的歌詞又讓我想起了過去很多美好的回憶。



三地門文物館於2006年落成,館內將不定期舉辦各類行的特展與藝文活動,館內同時設有有手工藝品販賣部、景觀台、創意市集與咖啡亭等。入內參觀特展需要門票,從清晨飢餓到下午的我們實在疲累的只想覓食,所以就只有在附近簡單參觀與欣賞藝術作品,這個園區附近有許多的雕刻藝術品,都充滿了當地原住民的信仰與文化。


頁岩為原住民建造房屋最常見的素材,因為頁岩的特質容易保留住水分,有助於水土保持的進行。在屏東山區大量生產,可作為石版屋、階梯與牆等,在屏東一帶時常可看見以頁岩為素材所建造的建築物。





三地門沿途都可以看到許多的藝術品,木雕、石雕與琉璃等,這些藝術品中都涵有許多的故事,像在排灣族傳說中百步蛇是相當的神聖,象徵著尊貴與權威,因此在過往僅有貴族可使用百步蛇的圖騰。而目前的藝術品中部分將百步蛇的形象簡化,凡三角形、菱形、方形與網狀紋等的意像亦都代表此。









另外一個很常見的圖樣是一個頭上帶著羽毛的男子,在排灣族的文化中配戴羽毛的勇士表著榮耀,部落中的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勇敢面對大自然與社會的挑戰,不畏懼的接受考驗及突破自我,才能有配戴羽毛的資格。



沿著道路往下走就會看藝術工作室的指標,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發展的主題,向是琉璃、木雕、青銅刀、舞蹈、手作等等。





工作室、民宿或是餐廳都充滿了藝術的氣息,結合了部落的傳統文化與多元的設計風格,讓這條街道有著不一樣的氣息。







這一代原住民多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沿途也可看到教堂或與宗教相關的藝術品融入於生活中。



巷弄中有著像歐洲小村落才有的小木屋,其實是當地人開的咖啡店。



這一代有很多有名的餐廳,可以先打電話預定原住民風味餐。因為我們沒有先訂位,間間碰壁,人營業......。



甚至我們看到有人在陽台烤石版烤肉,我們詢問價錢,但他說這個不賣是他們自己要吃的,我們只能聞著烤肉香味卻吃不到阿!明明是雙十連假,為什麼竟然找不到吃的哩!走了好久才終於找到有營業的店,門口也是放了兩大塊石版,上面放著滿滿的肉,鐵板豬肉的味道實在讓人受不了阿!



依慈姑老牌烤肉裡面有許多充滿原住民特色的藝術擺設,像是一把一把的小麥、木製的牆與桌子、竹筒與枯木等。



在我們的印象中原住民都非常會唱歌也很喜歡唱歌,所以這邊的餐廳有很多都設有簡單的KTV裝置,或是放著吉他。



我們點了烤石版豬肉,真的好香好好吃唷!肉不會烤的太硬,也不會沒味道。皮烤的紅紅的沒燒焦確有鐵板的燒焦味,一盤100份量滿多的,我們吃到好吃又加點了一盤!




荷葉飯滿特別的,裡面包一條鹹魚然後切一半,米沒有炒過、也沒有加醬油,感覺有點像南部粽。


另外一個滿特別的是香腸,裡面還有灌芋頭。香腸有芋頭濃郁的香味很特別,偶爾還會吃到芋頭顆粒,但是這個口味的喜好就比較因人而異了。






三地門是個有很多值得慢慢品嚐的地方,會有很多突忽其來的驚喜需要慢慢品嚐,有機會可以來體會看看囉!




三地門交通:
1.開車:國道一號下高雄交流道接台1乙,到屏東後街22號省道,到水門走產業道路就到

2.公車:從屏東搭車301302303在三地門下車


依慈姑老牌烤肉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二段10號之1



留言